十二年飞跃“复杂曲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郭东明(右二)等人正在检查加工实验结果。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唐景莉

  通 讯 员 许梅杰 曲长生

  1月9日上午,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郭东明与他的研究团队成员心潮澎湃!12年的拼搏与求索,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攻克精密制造技术的“堡垒”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考生,郭东明沐浴着1978年的和煦春风,踏进了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的校门。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他拼命地学习深奥的机械工程制造理论。4年之后,从硕士到博士,郭东明进入了特种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领域。在不断夯实基础和专业理论,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郭东明把目光投向了对复杂曲面精密加工与测量方法的研究上:“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既有的传统,应该突破羁绊有所创新。”1995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制造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当时在日本中央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的郭东明等来了时机,也找到了舞台。

  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与测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机械工程领域有着极广泛的应用,天上飞的航空器、地上跑的汽车、水里开的轮船以及重大工程的成套设备中,无不涉及这一技术。复杂曲面的制造过去常规方法是按图纸的几何尺寸加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复杂曲面的形状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零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课题组根据科研实践发现,仅仅依据几何尺寸加工零件,对于性能要求特别高的一类零件,往往无法胜任,通过反复测量修整加工的试凑方法肯定不是最优的,也不尽科学。

  要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气。郭东明带领他的研究团队,针对重大装备制造中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投入了全新的基础理论、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系统研究。在充分调研、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他们首先“颠覆”了以往的加工测量办法,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发明了复杂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攻克了三坐标测量机等无法满足其精密测量要求的“堡垒”。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机械工程界的关注。2001年,该成果获得全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郭东明举重若轻地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复杂曲面零部件好比近视镜片,课题组通过发明有悖传统的加工测量技术,将镜片的透光均匀性能和聚焦性能提升到最佳,为更加准确清晰地捕捉目标提供了保证。

  此后,郭东明又带领课题组提出了面向性能补偿的精密修磨理论,建立了由性能误差求解其任一点修磨的反求方法,研究出面向性能的精密修磨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对工件任意区域按要求去除量逐点可控数字化精密修磨加工,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明了一种回转式、真空吸附、可控加载、自动定位的硬脆材料薄壁零件与金属环精密粘接方法与技术,实现了陶瓷薄壁零件与金属基体的高精度可靠连接,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这一系列工艺与成套设备的发明和研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搞科研,他是不要命的“疯子”

  跋涉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郭东明不曾有过懈怠和满足。他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周末和节假日几乎都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

  熟悉郭东明的人,对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无不心生钦佩。贾振元教授与他共同打拼二十几年,对此印象深刻,曾经的往事更是记忆犹新。为了做课题,郭东明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大半夜,有时忙起来能做到凌晨四五点。贾振元每每刚从实验室回来睡下,说不准一个电话打来——太熟悉了,准是郭东明又有了什么新想法、新问题,两人煲电话全是讨论问题。挑灯夜战司空见惯,门卫的师傅被几个人的拼命劲折腾得连连叫苦,半夜三更还得起来开门,笑称他们是干活不要命的“疯子”。新来的师傅不知那是副校长,知道底细后,有的只是感动。

  郭东明常说:“不论大小项目,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难题,或理论或实验过程方面的,他一定会鼓励大家别灰心、别放弃。自己苦思冥想,大家集思广益,加上虚心请教,千方百计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在晚上甚至后半夜收到郭老师探讨学术问题或修改论文、评审材料的邮件,一点都不奇怪。找专家谈项目,他可以不厌其烦地陈述新的思路和方案,直到对方心悦诚服。那股韧劲,行内的不少专家都有所领教。

  郭东明为科研特别能吃苦,也在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中赢得了口碑。一次,抚顺有个项目,需要从大连将特殊钢材和管料送过去。郭东明押车,到了目的地已是半夜,工人们谁也没想到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在大连机床厂搞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机床时,团队人手少,他与课题组人员吃住在厂里,冷了困了,身穿棉大衣就靠在暖气上眯一会,需要时随叫随到。1993年,他在四川乐山沙湾镇某厂搞齿轮测量加工,一连住厂3个月没回家,还是学校提拔他做系副主任,一封电报催回来的。

  做学问做事情,首先是做人

  有人说,科学家的人格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它是科学的脊梁。郭东明教授时时用“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自勉,诠释了这一真谛。

  在郭东明的团队中,成员各自的能力都很强,但就是愿意跟他干,这除了他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令人服气外,也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团队第二负责人贾振元教授的话由衷而真诚:“我非常敬佩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工作作风。与郭东明合作让我感到心情愉快,甘愿一直做他的助手。”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学校的5个院系、多个学科。当时,厂方对老师之间的合作协调比较担心。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郭东明亲自协调,组织起跨院系由多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郭东明说了一句话:“我只负责组织大家把项目做好,一分钱不要,成果不挂名。”在他的协调下,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得到了厂方的高度评价。最后总结时,大家按技术、管理、协调作出的贡献一致要求郭东明挂名拿钱,他却一口回绝了:“我要说话算数,钱不能要,名不能挂。”做了一回“没名没钱”的负责人。

  郭东明从来不以领导自居,更多的是以学术带头人的角色出现。很多大的项目郭东明都要亲自联系、论证、写申请书,但项目做完分奖金时,总是主动要求拿得最少,他说:“第一,年轻人孩子小、要买房子比我更需要钱;第二,我的工资最高,奖金就少拿些吧。”在他的影响下,多年来,团队20多人从未在名利上发生过争执。淡泊名利,先人后己,同事们了解这是郭东明的一贯作风,也就愿意跟着他,因为干得舒心。

  作为团队负责人,郭东明关心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他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准一个方向去申请项目,再帮助把关指导。团队每年年底都要开年度研讨会,在作团队和自己的总结、听取每个人的总结后,他会把国内外的最新学术情况介绍给大家,再落实下一年的研究进度、需要跟踪的热点等,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

  如何看待人的优缺点,郭东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要互补,在一起共事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想办法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点,小毛病没有必要过分批评。”在郭东明的感染下,团队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向上的风气。

  一位哲人说过,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当鲜花与掌声响起,站在人民大会堂神圣的领奖台上,郭东明心潮澎湃,更感到了责任和压力。为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梦想的实现,郭东明和他的团队整装待发。

上一篇:媒体集萃     下一篇:挑战胃癌研究国际前沿